面食一直都是中國人的最愛,而面條尤為搶手,全國各地走哪都能品嘗到當地的特色面條。
比如山西的刀削面,岐山臊子面、河南的燴面、山東的鹵面、東北的冷面、北京的炸醬面、甘肅的拉面、重慶的小面……等等,如果細數的話,估計怎么著也得從天亮聊到天黑未必能講完。
其實每一種面條背后都有一段不凡的歷史,尤為著名的就是至今電腦拼音都打不出的陜西biangbiang面。
民間傳說biáng字為一無名秀才所造,時代無從考證。據說,當時一位貧困潦倒的秀才趕往咸陽,路過一家面館時,饑腸轆轆,聽見里面“biáng—biáng—”之聲不絕,不覺踱將進去。只見紅黃綠白、色香俱全的褲帶寬面條,煞是饞人。
秀才要了一碗褲帶面,一陣狼吞虎咽,直吃得酣暢淋漓,到結賬時一摸兜,囊中早已空空如洗,無以付賬,只好求店家以書代之。
按照店家所言“BiangBiang面”的字音,秀才觸景生情,感懷傷時,略加思索,筆走龍蛇,一邊寫一邊歌道:一點飛上天,黃河兩邊彎;八字大張口,言字往里走,左一扭,右一扭;西一長,東一長,中間加個馬大王;心字底,月字旁,留個勾搭掛麻糖;推了車車走咸陽。
對于面條的記憶,相信所有人可能都會沉浸在自己母親手搟面的味道里,因為這份味道在世界上獨一無二,什么時候提起都會瞬間流哈喇子,或許這就是一種別樣的對母親思念之情的表達方式吧。
可是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,無論自己的父母還是已經投入工作崗位的我們,甚至正在上學的孩子們,沒有一個人不表示每天都很亞歷山大。
做不完的工作,考不完的試,還不完的房貸車貸,忙了外面忙家里,忙了家里忙孩子,忙了孩子忙父母,尤其是像我們80后這些中堅力量的社會分子,對于過日子真的是爭分奪秒,又何來多余的時間去享受生活的美好。